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合同方法包括:风险调查法、专家调查法、风险财务报表、识别初始清单法、建设经验数据法、合同流程图法,风险其中使用哪一种识别方法都离不开风险调查法。识别
(1)风险调查法是建设指对工程的组织、自然环境、合同经济、风险技术、识别合同等方面分析建设工程潜在的建设风险,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合同进行风险调查才能掌握其发展的必然规律。
(2)专家调查法有以下两种形式:
1)召集式就是风险召集有关专家坐下来开会,在会上充分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最后由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归并选出最佳方案;
2)问卷式就是以书面形式由各位专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管理人员归并整理后选择最佳方案。
(3)经验数据法是以已往的建设工程风险的有关数据或资料来预测拟建项目中的各种风险。对于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有时采用一种识别方法是不行的,往往要采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识别方法才能完成识别过程,但无论使用哪种识别方法都离不开风险调查这一识别方法。
(4)财务报表法有助于确定一个特定企业或特定的建设工程可能遭受哪些损失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遭受这些损失。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营业报表及有关补充资料,可以识别企业当前的所有资产、责任及人身损失风险。将这些报表与财务预测、预算结合起来,可以发现企业或建设工程未来的风险。
采用财务报表法进行风险识别,要对财务报表中所列的各项会计科目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分析研究报告,以确定可能产生的损失,还应通过一些实际调查以及其他信息资料来补充财务记录。由于工程财务报表与企业财务报表不尽相同,因而需要结合工程财务报表的特点来识别建设工程风险。
(5)流程图法是将一项特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按步骤或阶段顺序以若干个模块形式组成一个流程图系列,在每一个模块中都标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从而给决策者一个清晰的总体印象。一般说来,对流程图中各步骤或阶段的划分比较容易,关键在于找出各步骤或各阶段不同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将时间维与因素维相结合。由于建设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是确定的,因而关键在于对各阶段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识别。这种识别方法所得到的风险识别结果较粗。
(6)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有三种缺陷:
1)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多,使风险识别的效率低;
2)风险识别的主观性,导致风险识别的随意性,其结果缺乏规范性;
3)风险识别成果资料不便积累,对今后的识别工作缺乏指导作用。为了避免以上缺陷就有必要建立初始风险清单。
(7)建立建设工程初始风险清单有两种途径:
1)采用保险公司或风险管理协会公布的潜在损失一览表,即任何企业或工程都可能发生的所有损失一览表。以此为基础,风险管理人员再结合本企业或某项工程所面临的潜在损失、对一览表中的损失予以具体化,从而建立特定工程的风险一览表。我国至今尚没有这类一览表,即使在发达国家,一般也都是对企业风险公布潜在的损失一览表,对建设工程风险则没有这类一览表。所以,这种潜在损失一览表对建设工程风险的识别作用并不大。
2)用适当分解的方式来识别风险是建立建设工程初始清单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型、复杂的建设工程,首先将其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解,再对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别从时间维、目标维和因素维进行分解,可以较容易地识别出建设工程主要的、常见的风险。从初始清单的作用来看,因素维只分解到各种不同的风险因素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将各风险因素分解到风险事件。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有哪些方法”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中达咨询行业栏目。“一点建设通,中标很轻松”。查询建筑企业、中标业绩、建造师在建、企业荣誉、资质等级、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登陆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工程保修等工作内容,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合同的一种,它与其他建设工程合同一样是双务有偿合同,在订立时应遵守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存在的风险: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合法性风险
国家工商总局和建设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文本制定了《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承发包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但有些发包人为了回避自己的风险在签订合同时,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是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
2、未依法进行招投标及违反建设工程法定程序的风险
建设部《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筑市场管理规定》均作了相应规定。招标、投标内容是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基本依据,因此招投标活动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发包人、承包人如果违反以上这些法定程序所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是无效合同。
建设部《工程项目报建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凡未报建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得办理招标投标手续和发放施工许可证,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承接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因此,凡是没有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基本建设计划的,或应依法报批而未批准的建设工程,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本身不合法,即合同标的物不合法,所签订的合同也因没有法律依据而归于无效。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不合法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合格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因此,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有效,首先看合同签订主体是否合格。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包括发包人和承包人(包括总承包人和分包人)。发包人是建设工程项目的产权人或是经营人,及负责工程投资、经营与管理的当事人。承包人是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发承包双方或一方不具有建设工程相关法律要求的主体条件,将导致建设工程合同无效。
4、违反有关转包规定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转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承包关系的行为。一些承包商为了获得建设项目承包资格,不惜以低价中标,在中标之后又将工程肢解后以更低价格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这些承包商缺乏对承包工程的基本控制步骤和监督手段,进而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最终形成与业主及转包者的资质纠纷。
5、“黑白合同”引起的风险
建设单位与投标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搞虚假招标,明招暗定‘黑白合同’的问题相当突出。所谓黑合同,就是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除了公开签订的合同外,又私下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强迫中标单位垫资带资承包、压低工程款等。黑合同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极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既损害施工方的利益,也最终损害建设方的利益。
6、建设工程合同价款计价类型风险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八条就建设工程价款类型做出详尽规定,具本包括:固定总价、固定单价及可调价格的方式确定。不同的建设工程应选择不同的价款类型,并做出相应的限制性条款。对于建设工程合同中的固定价格约定合同由于工程价格在工程实施期间不因价格变化而调整,发包人承担的风险最小,承包人承担的风险最大,故发包人在订立建设工程合同时往往采取这种合同方式。
7、工程款支付的风险
拖欠工程款是建筑市场久治不愈的顽症,从某些政府工程到房地产开发商,都不同程度地打出拖欠工程款的黑牌、损害施工企业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迫使一些农民工用跳楼、跳河等极端方式催讨血汗钱;一些政府工程在贪腐官员操纵下,在工程招投标等环节,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使工程款拖欠一度愈演愈烈。工程款支付成了最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之一,严重困扰和损害着施工企业的权益。
8、垫资工程的法律风险
垫资工程是指承包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不要求发包方先支付工程款或者支付部分工程款,而是利用自有资金先进场进行施工,待工程施工到一定阶段或者工程全部完成后,由发包方再支付垫付的工程款的工程项目。发包方通常采用“黑白合同”、“质量保证金”、“履约保函或履约保证金”、“借款合同”等形式来签订垫资合同或垫资条款。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经常因垫资过多,面临很多来自材料商、设备商、施工工人、贷款银行的压力。此时,承包方既要筹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又要面临因自身违约需对发包人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的风险,于是有的承包方可能会采取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或干脆将工程进行整体转包的方式来转嫁风险,采用这种做法更有可能使自己陷入更大的风险境地。
9、材料价格风险
根据我国《建筑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材料供应有发包人自行供应或承包人按合同约定标准采购两种方式。一般而言,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70%左右都是材料成本,因此,承包人必须采取措施防范材料价格风险。然而,材料价格的起落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对承包人而言,任何一项主要材料的大幅波动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10、工程索赔的风险
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对于承包商来讲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手段。因此,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工程赔偿内容的条款,防止因合同约定不明确而发生误解甚至产生纠纷导致索赔的风险。
法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种类:1、合同条文不完整,不严谨。2、对一方过于苛刻的要求。3、承包商对业主的经营状况了解不够。在签订施工合同后,可能出现以各种形式和理由拖欠工程款的情况。4、违反法律法规签订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八十八条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参考资料:保单ocr识别